納米氧化鋯將在手機移動端等領域廣泛應用

Column:Industry NEWS Time:2018-05-30

 

    納米氧化鋯在手機領域使用其實也是近幾年的事情,獲得了很好的效果,隨著5G、無線充電等新型傳輸方式的臨近,無線頻段越來越復雜,金屬機殼屏蔽將成為重大瓶頸。而布局嚴格要求的5G天線,需要變換現有的金屬機殼材質,陶瓷和玻璃都將成為可選方案。
    同時對于無線充電技術來講,金屬材料也是非常不友好的。因為目前大多數無線充電技術均采用電磁波技術,而金屬對于電磁波會造成干擾,使得充電效率大大降低。
    對于無線充電,可替代材料有塑料、玻璃和陶瓷。塑料易有刮痕,玻璃易碎,陶瓷材料憑借其優異的物理特性正逐步滲透到智能手機的外觀件領域。
    2014年金立手機推出以納米氧化鋯陶瓷作為背板材料的智能手機-天鑒W808。此后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相繼推出了該類型手機,逐漸使得納米氧化鋯陶瓷手機背殼被大眾知曉。
    其中小米MIX配備的全陶瓷機身,選擇僅次于藍寶石硬度的微晶鋯陶瓷作為坯料,經7天 1500°C 高溫煅燒,莫氏硬度高達8.5 ,鑰匙、刀具等都不會造成任何磨損。
    目前,VIVO、魅族、MOTO、一加等廠商已經開始儲備陶瓷后蓋手機,iPhone 也在積極試樣納米氧化鋯陶瓷方案。
    但現在納米氧化鋯還未大規模放量,原因是成本高、產能不足,且生產工藝相對玻璃還是較復雜,因此目前還只適用于中高端手機。近幾年通過三環集團、長盈精、順絡電子、國瓷材料、伯恩、藍思科技等廠商的持續擴產推進,成本、良率、產能問題均獲得一定程度的解決,預計手機陶瓷后蓋產業啟動在即,百億市場值得期待。
    可以看到,該行業目前還處于孕育期,大部分生產廠家還在投資布局階段。根據IDC公布的數據預測2017年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5.3億部,未來5年將以3.8%的增速增長。如果納米氧化鋯陶瓷作為機身后蓋發展樂觀,華為、小米、Iphone等幾大手機商大規模采用納米氧化鋯陶瓷后板,至2020年納米氧化鋯粉末在陶瓷手機背殼領域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左右。
    而且在市場需求方面,陶瓷部件中外廠商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納米氧化鋯外觀件和指紋識別貼片領域將是國內廠商的天下。
    在指紋解鎖應用時,納米氧化鋯介電常數是藍寶石3倍,信號更靈敏,相較于 iPhone Touch ID 采用的 0.3mm 藍寶石蓋板,同等厚度識別度更高;或者同等識別度時可薄可厚,做厚時強度、抗摔性將顯著提高。預計未來5-10年,納米氧化鋯用作指紋識別將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
    除此之外,納米氧化鋯陶瓷由于其耐磨,親膚以及獨特的美感,非常適合應用于智能穿戴設備,如智能手表、手環等。國內小米手環制造商華米科技在2015年推出了納米氧化鋯陶瓷材質的智能手環Amazifit。預計今后將有更多的納米氧化鋯陶瓷制智能穿戴設備推出。
    曾經,陶瓷材料的脆性限制了其應用發展,而納米陶瓷是解決陶瓷脆性一種非常重要的途徑。實驗證明,可以利用ZrO2四方相相變為單斜相產生顯微裂痕和殘余應力對陶瓷進行增韌。當ZrO2顆粒在納米級時轉變溫度可降到室溫以下。因此納米ZrO2能夠明顯提高陶瓷的室溫強度和應力強度因子,從而使陶瓷韌性成倍提高。特種超韌型納米納米氧化鋯在軸承、軸套、閥球、殼體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推及到移動終端,一些磨損件和保護件也會嘗試采用這款材料,例如筆記本的軸承,小型移動設備的殼體。
     放上來自材料十提供的納米納米氧化鋯市場規模報告節選。
陶瓷手機背殼“橫空出世”后,憑借著其溫潤如玉的質感和無信號屏蔽特點,成功吸引了消費者和手機生產商的眼球。
    納米(mi)氧化鋯(gao)(gao)(gao)巨(ju)大的(de)市(shi)場(chang)空間不僅引發了國內幾大氧化鋯(gao)(gao)(gao)生產企業開始對其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加大對納米(mi)氧化鋯(gao)(gao)(gao)的(de)研發生產及(ji)市(shi)場(chang)布局,也吸引了很(hen)多材料人進入(ru)“鋯(gao)(gao)(gao)”圈, 共享這(zhe)一經濟盛宴。